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

国际频道: “蓝精灵”们从哪里来(环球走笔)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蓝精灵"们从哪里来(环球走笔)
Dec 11th 2018, 00:00, by 方莹馨

  不久前,比利时经典漫画形象"蓝精灵"迎来了60岁生日。全球各地的粉丝纷纷举办活动,纪念这些只有3个苹果高、8根手指头、住在蘑菇房里的小家伙们为自己童年时光涂上的一抹蓝。

  漫画几乎伴随着几代比利时人的成长。比利时曾被称作"漫画王国",目前有700多位漫画家。在过去100多年里,这里出现了埃尔热、安德列·弗朗坎、贝约等一大批世界闻名的漫画大师,蓝精灵、丁丁等经典艺术形象从他们笔下走向世界。现在,走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无论是漫画书店,还是墙壁、雕塑、博物馆、咖啡厅……整个城市似乎都是任由漫画家天马行空的画布。

  比利时漫画的繁荣始于创新。比利时漫画产业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最初深受法国漫画影响,但因为一部《丁丁历险记》发展出了独特的比利时风格。作者埃尔热将对话气泡、清线画法等带入了比利时漫画,而崇尚现实主义、出版频率每周一次、报刊首发后再出书等做法更是创新之举。《丁丁历险记》一经推出便在欧洲引起轰动,也激发了比利时人看漫画、画漫画的强烈兴趣,继而形成了庞大的漫画市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欧洲80%的漫画产出都来自比利时,成就了长达几十年的比利时漫画黄金时代。

  然而比利时的漫画产业却并非一直风光无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比利时漫画日渐式微,在创作和技巧上也停滞不前。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变革浪潮下,漫画出版业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是美国、日本、法国漫画开始稀释比利时漫画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也是在这个时候,"蓝精灵"选择开启海外旅程,先是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进而风靡世界。据统计,动画片《蓝精灵》被译成25种文字,在6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电视台播放。

  "蓝精灵"的成功给比利时漫画复兴带来了灵感。上世纪90年代,比利时政府开始探索漫画产业复兴之路:一方面加强经典漫画形象和作品的海外推广,另一方面则是迎头赶上数字化时代,开发周边产品。

  2007年,比利时政府在文化部下开设了"漫画委员会",重点支持漫画的网络数字化传播。在与互联网和新科技的融合之路上,"蓝精灵"推出了官网,开发了各种小游戏,布鲁塞尔开设的蓝精灵博物馆能够让参观者在全息投影下亲临如梦如幻的神秘森林、通过四维电影"飞到"蘑菇村。比利时政府还参与筹建了比利时漫画艺术中心和其他大大小小的漫画主题博物馆,一些城市推出了精心策划的旅游路线,比如,布鲁塞尔全长6公里的"漫画之路",沿线有40多幅漫画墙隐藏在大街小巷,将丁丁、斯皮鲁、幸运卢克等比利时经典漫画人物永久定格在城市上空,供人们"翻阅"。布鲁塞尔市政府管理漫画墙的负责人说,"这里有一个强大的传统,就是让城市的漫画文化保持活力",为艺术经典提供了一个永远的家。

  比利时漫画产业的复兴,堪称以开放包容姿态抓住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机遇的佳例。漫画需要创意,产业更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如今,布鲁塞尔漫画节每年能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大大小小的漫画学校里满是新生力量,更多元化、国际化、年轻化的比利时漫画产业在世人眼中越发耀眼。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1日 22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