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

国际频道: 打造生态旅游“新招牌”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打造生态旅游"新招牌"
Dec 11th 2018, 00:00, by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姜 波

  在西班牙瓜达拉马国家公园徒步游览的游客。
  本报记者 姜 波摄

  在德国柏林,多人单车很受游客欢迎。
  本报记者 牛瑞飞摄

  在西班牙瓜达拉马国家公园,导游安赫尔不时停下脚步,为游客讲解沿途遇到的各种动植物的种类、特性等。
  本报记者 姜 波摄

  复古马车成为欧洲不少国家低碳旅游的特色之一。图为德国街头的复古马车。
  本报记者 牛瑞飞摄

  夏天是西班牙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旅游旺季。据西班牙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共有近1000万国际游客到访西班牙,数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9%,是2010年4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当地媒体不禁感叹:对一些外国游客来说,西班牙旅游的传统招牌"阳光和沙滩"魅力不再。据媒体分析,随着地中海沿岸的埃及、突尼斯和土耳其等国安全形势的好转,其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恢复。这些地区也拥有沙滩和阳光,同时价格更具有竞争力,因此西班牙对其主要客源——欧洲游客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此外,近年来旅游旺季时由于游客的蜂拥而至,超出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不断侵占当地居民生活空间,带动当地房租和物价的上涨,曾引发当地居民的抗议和反对。如巴塞罗那就在去年发生了当地居民反对游客的抗议行动。因此,为了使旅游模式更加多样化,创造新的旅游亮点吸引更多客源,同时分流游客,为旅游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生态旅游正成为西班牙政府力捧的新兴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驱车向北前行,一个小时左右便可到达瓜达拉马国家公园,这里青山环绕、景色宜人。每逢节假日,不少市民都会开车来到此处登山露营,享受自然风光。自2013年被正式设立为国家公园以来,访问该公园的游客人数不断增长,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是西班牙参观人数第二多的国家公园。

  不久前,记者专门报名参加了一个当地旅行团,亲身感受生态旅游。周日一早,记者就在市区和数十名游客一道,乘车前往瓜达拉马国家公园徒步游览。虽然已入秋,天气渐凉,但是游客的热情不减。一路上,松林、草场、灌木等植被景观不断变换,导游安赫尔不时停下脚步,为游客讲解沿途遇到的各种动植物的种类、特性等。游客菲利克斯是英国人,目前在马德里工作,他专门办了这个旅行社的会员卡,每隔几周就会参加一次徒步旅行团。他告诉记者:"我平时非常喜欢旅行,最近更迷上了生态徒步游,来国家公园徒步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旅行方式,可以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保护生态。"

  在该旅行社的网站上,生态徒步游的线路共有10多条,涵盖了西班牙多个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每条线路根据所需时间和徒步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力状况选择不同的徒步旅行团。此外,这些旅行线路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安赫尔对本报记者说:"这几年来,参加徒步旅行团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很高兴更多人有机会认识我们的生态环境。认识和体验自然是培养保护自然意识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行者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旅游活动对于社会和环境的负面效应不断累积并显现。据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今年5月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世界旅游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了全球总排放量的8%左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求新的可持续的旅游模式,而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了解、认识并帮助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旅行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受到越来越多旅行者的青睐。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年来生态旅游一直以每年20%的增速发展,是整体旅游业增长速度的2—3倍。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生态旅游已经占到了世界旅游总量的15%,而在2010年时这一份额仅为5%。

  除了强调在旅行过程中对旅行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进行关注和保护外,生态旅行也非常重视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以期为旅行目的地创造更多就业,提供更多经济机遇。例如,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限制,许多生态保护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居民无法从事传统经济活动,很容易出现人口流失问题。而生态旅行重视当地社区参与,相比传统旅行模式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助益,有助于保持农村地区人口稳定。

  政府多措并举

  鼓励生态旅游发展

  西班牙国土面积不大,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欧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作为欧盟自然资源保护的先驱,早在1916年,西班牙就通过了国家公园法,提出对国家公园加以管理和保护。目前,其全国范围内国家公园数量达到15个,通过欧盟Nautra2000自然保护区网络认证(世界最知名的保护区认证之一)的保护区面积达22.2万平方公里,居欧盟首位。西班牙还有48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是世界该类型保护区数量最多的国家。2000年,共有1000万人次访问西班牙的国家公园,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1500多万,创历史新高。

  以瓜达拉马国家公园为例,目前公园内一共设有5个游客中心。据游客中心工作人员露西娅介绍,游客除了可以在公园内徒步外,还可在园内的自行车道骑行,在特定地点进行攀岩等活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公园也会组织一些活动,供游客参与。例如针对公园内鸟类和植物的讲座、捡垃圾活动等。此外,活动也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对象分为不同的路线,包括专为儿童设计的地势起伏较小的"儿童徒步之旅",还有观察地质状况、动植物的不同路线。秋天时,公园还专门安排了一些季节性的室外活动,如观赏秋天植被颜色的变化、观察候鸟秋天迁徙路线等。

  在公园游览时,记者也不时遇到在园内骑车的游客。居住在马德里市区的恩里克和妻子带着5岁的女儿一起来公园徒步游览。恩里克说,瓜达拉马国家公园是距离马德里市区最近的国家公园,而且景色优美,动植物种类丰富。春秋季节,他经常会带全家一起来公园游览。在恩里克看来,这也可以让在城市出生的女儿有机会认识和接触更多动植物,从而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打开西班牙国家旅游局的网站,生态旅游一栏共有数百条推荐旅行路线,从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徒步、骑行到结合了美食、文化因素的"橄榄之旅"和"朝圣之路之旅"等种类繁多。以其中的"橄榄之旅"为例,该旅行线路就是去南部格拉纳达省马希纳山脉的橄榄林参观,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分别参观用传统方式和生态方式种植的橄榄树,随后参观当地的橄榄油磨坊,观看橄榄油的制作过程,并品尝新鲜制作的橄榄油。

  早在2014年,西班牙政府就通过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旅游行业规划,为生态旅游发展作出整体规划。从2016年起,西班牙每年举办一次全国生态旅游大会。政府、旅行社及乡村发展机构等共同探讨制订生态旅游领域发展的路线图,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推动生态旅游,并对行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规范。

  2017年7月,西班牙时任农业、渔业、食品和环境大臣加西亚和能源、旅游和数字议程大臣纳达尔签署部际合作协议,在境内15个国家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区推广生态旅游,通过跨部门共同行动宣传、协调、规划生态旅游线路,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在一起,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追踪生态旅游的社会经济效果,通过举办大会、培训等使更多企业参与到生态旅游项目中。

  "生态旅游应当置于西班牙旅游政策的核心地位。"纳达尔告诉本报记者,西班牙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应当将这一自然财富打造为西班牙旅游的"新招牌"。

  

  链接

  意大利——

  "领养一只羊"

  作为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农业生态游颇具盛名。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验自然野趣,与农民同吃住、同劳作。意大利农场旅游不仅意味着简单的农产品生产,已然演变为意大利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方面,游客在有机农场中旅游观光,见证作物生产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农场在这个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近年来,意大利农业生态游的维度和深度还在不断拓展。

  如今,在意大利,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企业。以中部城市阿布鲁佐为例,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领养一只羊"活动,从而与农场签订领养奶羊计划,领养人支付领养成本,同时获得农场生产的羊奶奶酪及香肠等农产品作为回报。 

  (叶 琦)

  法国——

  选择更为环保的酒店

  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国,2017年法国旅游业强势回升,全年共接待外国游客近89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法国计划到2020年接待外国游客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亿欧元(约合4008亿元人民币)。

  如今,环保型住宿在法国受到大众追捧。环保型住宿指酒店或民宿奉行环保理念,比如淋浴热水使用可再生能源加热,食材主要来自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无需长途运输等。

  法国许多酒店都以获得环保标志为荣。以法国最受欢迎的"绿色钥匙"认证为例,想获得该标志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尊重资源、尊重土地、尊重人;二是愉悦,引导客人在对环境负责的旅行中充分享受愉悦;三是同档次的酒店,环保酒店无需多花钱。法国目前已经有603家酒店获得"绿色钥匙"标志,累计为约1800万人次提供环保住宿服务。

   (牛瑞飞)

  德国——

  旅途中保护野生动物

  德国非常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该国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于1881年,是欧洲最大的动物保护联盟组织。

  为了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德国法律规定在德国境内钓鱼需要考取执照。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试内容包括鱼类常识、鱼类繁殖期和水体常识等。在德国,不仅野生鱼类受到保护,对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也有详细规定。在野外,游客如果看到野鸭蛋,不能随便拿走,除非能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不吃掉这个野鸭蛋就会因饥饿而面临生命危险,否则就会被警察带走,还将面临高额罚款,并留下不良的信用记录。 

  (牛瑞飞)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1日 23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