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时政频道: 美舍河里泛清波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美舍河里泛清波
Dec 12th 2018, 00:00, by 本报记者 丁 汀

  这一两年,很多人初到海南海口,不仅为看海,更为赏绿。

  满眼绿色,在海口,绿里有河,河是清的,水下有鱼,水上有鸟,绿里有草地,孩子们可以尽情打滚……

  今年10月,海口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而就在2016年,海口还有32条黑臭水体,除了东寨港,人们不太知道有哪些湿地。

  变化,是干出来的。

  一条河

  对美舍河实施生态修复,水体不臭了

  "海口的湿地规模比济州岛还大。"2018年11月,韩国环境专家高制良到海口湿地后"大吃一惊":"没想到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在6个月时间里,就恢复了大量湿地。"

  其实美舍河原本不浊,上世纪90年代初还不臭。可群众对后来美舍河的黑臭印象格外深,意见特别大。

  听当地人说,美舍河成治污硬骨头原因有三:一是河流贯穿海口南北,影响范围广。这条河流经海口四个区中的三个。污染后河边居民长期不敢开窗。二是治理难,地上的房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但地下的管网缺多少是笔糊涂账,而不截污纳管,黑臭就断不了根。三是因为常反复。因为污染难断根,只好河道清了淤,淤了清,水体治了臭,臭了治。近十年下来,问题越积越多。

  2016年4月起,海南省政府针对城市内河(湖)污染、违法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专门进行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2017年2月,海口对美舍河等32条黑臭水体进行生态修复。

  攻坚克难,要苦干,也要善为。经过科学规划,"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同时进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明祥等一批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对全市干部进行培训。美舍河不臭了。今年初,32条水体基本告别黑臭。

  一股劲

  城市的精气神,来自管理

  昔日的黑臭水体变成一个个湿地公园,海口更有精气神了。

  海口市委主要领导认为,"干部的精气神,在于干事;城市的精气神,来自管理。"

  "虽然32个水体告别黑臭了,但海口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比较大,管网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要补的课还很多。"海口水务集团董事长邓新兵2015年刚做过骨髓移植手术,治理完水体,现在正忙着完善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这个规划要干多久?"记者问。

  "最少七八年。"邓新兵说。

  "你的身体撑得住吗?"

  邓新兵笑声爽朗:"没问题。我干不完还会有人接着干。功成不必在我嘛。"

  北京一位知名学者,年初在其网络公开课中提到一件有趣的事:"美舍河以前臭的时候没人管。现在治好了,投诉反而多了。"举报偷鱼的、捕鸟的,建议完善无障碍通道的、增加长椅的,都有了成倍的增长。

  2017年,海口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运行机制,30分钟内受理群众热线咨询和投诉。要求投诉必接,接听必答,合理诉求必须解决。短短1年间,群众对环境类问题投诉达到31352件。回访满意率超过95%。

  12345市民服务热线负责人刘春林告诉记者,海口一边建设"12345+河长"共治信息平台,同时发动网格员和志愿者,对水体周边情况每天跟踪巡查;一边根据群众诉求完善公共服务和管理。"净化、绿化、彩化、美化、亮化"一一根据群众诉求,分门别类地做好规划,向前推进。

  "那边树荫下的长凳,就是按群众要求建的。建好后人人都说好,效果不比建个小广场差。"海口市美兰区区委书记冯琳说。

  一直抓

  严守生态优先标准,合力推进

  "江东新区在新的规划建设中,关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与以往比有什么变化吗?"在被称作未来之地的海口美兰江东片区,记者问冯琳。冯琳伸出右手食指,比划了一个"一"。"是要确保一流?"记者问。冯琳点点头又摇摇头:"生态优先的标准始终如一,省市要求我们一直抓,干部群众形成合力一起干。"

  9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对生态环保部门专门进行调研,提出要对标世界生态环境一流地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担当,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提出,要以最严的规划、最严的措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始终保持优良水平。

  省市合力,上下一起抓。《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正进入第二个3年。在省域"多规合一"试点改革的基础上,海南积极推动"海澄文"综合经济圈生态环保一体化。海口与文昌、澄迈、定安等市县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30多次,突发事件联动处置、环保宣传教育等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共同推动环境综合整治。

  建章立制,防止反复。出台制度管干部。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出现失责行为、符合追责情形实行终身追责。《海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海口湿地管理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确保生态优先有法可依。

  转变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鼓了钱袋,毁了生态"。从2015年起,海南探索建立互联网、医药、热带高效农业等十二大产业。2018年上半年海南12个重点产业实现税收571.1亿元,增长29.5%,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占税收总量的75.5%。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2日 06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