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

时政频道: 茅丽瑛:“孤岛”抗战女杰(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茅丽瑛:"孤岛"抗战女杰(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Nov 29th 2018, 00:00, by 人民网

  据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  (记者许舜达)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展览馆东广场上,矗立着一组庄严的"抗战英烈"雕塑,其中一个手握书卷、看似柔弱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被汪伪特工杀害的"孤岛"抗战女杰——茅丽瑛。

  茅丽瑛,1910年8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31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法学院辍学,同年考入上海海关任英文打字员。1935年参加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海关乐文社。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她积极参加慰问伤兵、救济难民等活动。

  1938年5月,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正式成立,茅丽瑛被推选为主席。同月,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茅丽瑛为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自称是"大众的牛",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把"职妇"办得生气勃勃。为了支援浴血奋战的新四军,她积极推动"职妇"和各救亡团体在春节期间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和组织"物品慈善义卖会",抱着"愿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的决心,以极大的勇气使义卖最终获得成功。

  敌人对职业妇女俱乐部和茅丽瑛的仇视进一步加深,他们称茅丽瑛为"第二史良之中共激烈分子"。在连续公开恫吓无效后,1939年12月12日晚,茅丽瑛遭到汪伪特工暗杀,身中三弹,于15日在医院牺牲,时年29岁。牺牲前她告诉大家:"吩咐一切的人别为我悲伤!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时刻准备牺牲的,希望大家要继续努力,加倍地努力!"

  茅丽瑛牺牲后,党组织为揭露敌人的阴谋,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在上海各大报纸登报丧启事,上海各界爱国人士成立了治丧委员会。12月16日至17日,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隆重公祭,数千名群众满怀悲愤的心情,向静卧在鲜花丛中的女共产党员茅丽瑛做最后的告别。《申报》为此记载:"其情绪之哀伤,为鲁迅先生逝世后所未有。"

  1962年,著名剧作家于伶完成以茅丽瑛为原型的舞台剧本《七月流火》,反映了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1981年,《七月流火》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1989年,在茅丽瑛遇害50周年之际,上海举行隆重的纪念座谈会,并在南京东路烈士遇害处勒石纪念。翌年,塑烈士雕像于其母校——上海市第十二中学(原启秀女中)。茅丽瑛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9日 06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