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星期二

时政频道: 让诚信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通行证”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让诚信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通行证"
Nov 27th 2018, 00:00, by 訾谦

高速铁路里程2.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公里,均为世界第一;C919大型客机等新型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8年中国邮轮旅客数量预计将达569.8万人次……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引发的新挑战,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交通"日益成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段时间以来,交通运输领域的失信偶有发生。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公示了首批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名单,名单上虽然只有169人,却在全社会引发不小的震动。"将失信主体'暴晒'于公众视野之下,让其名副其实地'寸步难行',说明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

刘小明强调,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交通运输领域市场主体中仅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经营业户就有720万户,2017年全年交通运输行业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84.86亿人,交通运输各类直接从业人员达到4000多万人。"正因如此,交通运输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会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要运用法律、经济、信用、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让交通运输行业的失信行为'刹住车'。"

据了解,今年6月开始,河北省高管局高速公路路政总队在青银、石安支队进行试点,在全国首推"二维码+诚信救援执法"模式。以前,由于条件限制,车辆救援、路政执法时,当事人对收费、管理依据并不十分了解,容易产生纠纷,救援、执法行为也得不到有效监督。

"在推行'二维码+诚信救援执法'之前,高速车辆救援、路政执法多侧重事后监管,发生纠纷后再'亡羊补牢',部分当事人由于时间关系等,在事后可能选择忍气吞声。"河北省高管局高速公路路政总队纪委书记牛海波表示。

据牛海波介绍,推行"二维码+诚信救援执法"后,监管环节前置,当事人由被动变为主动,一旦发生失信行为,当事人能够第一时间知道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找谁反映、投诉,这就倒逼救援企业、路政执法人员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了执法救援全天候服务、执法信息全方位公开和执法现场全过程记录。

通过经验推广,目前河北省的省属33条、4450公里高速公路全面实施"二维码+诚信救援执法",79个车辆救援公司、793辆救援车辆、878名救援作业人员,207辆路政执法车辆、1700余名路政执法人员全部有了二维码"身份证"。

随着"互联网+"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交通运输行业涌现出了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大批新业态。如何引导这些新业态安全、规范、顺畅运行,成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国内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已达到2.36亿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超过2.8亿人。网约车的迅速发展,虽然给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漏洞。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连续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对"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运营""乱收费"等明显违规现象进行整治,并将"乘客个人信息泄露"等用户信息的保护列入管理范围,使网约车这种新业态可以更好、更安全地服务于用户。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收集全国范围信用信息近1.7亿条,形成360.7万家企业和1240万个从业人员的"一户式"信用档案。同时,交通运输行业正按照"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信用工作与各业务领域和业务环节的有机融合,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交通运输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用诚信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护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