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

时政频道: 为和平利用南极“奠基”(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为和平利用南极"奠基"(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Nov 29th 2018, 00:00, by 本报记者 刘诗瑶

  长城站是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洲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地区,于1985年2月20日落成。

  长城站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重要的依托基地,在我国南极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长城站的建成意味着中国成为能够开展完整南极活动的国家。首次南极考察编队在冰天雪地中所展现出的敢于创造历史的精神风貌,被称为南极精神。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以下简称"首次队")从上海起航,"向阳红10"号、"J121"号船光荣出征。首次队的首要目标,就是在南极洲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洲和南大洋开展科学考察。

  在抵达南极洲乔治王岛后,首次队立刻开始选站址。当地时间12月30日,考察队乘坐"长城1"号和"长城2"号艇,胜利登上乔治王岛,郭琨队长把中国国旗第一次插在考察站站址上。次日,首次队隆重举行了长城站奠基仪式。

  随后,卸运建站物资需要立即建设码头。由于大船无法靠岸,只能靠小艇把物资运到岸边,再转运到站。首次队必须在岸边建造一座供小艇停靠的码头。

  据亲历者回忆,考察队员们顶着暴风雪,跃入冰冷刺骨的海水,把一根根钢桩打入海底,用50公斤重的沙袋垒砌码头。经过120小时的连续作业,建成了一座长29米、宽6.2米、深3.1米的简易码头。但是,刚刚建起的码头很快被潮水吞没,队员们立刻争分夺秒地抢修,终于保住了码头。

  长城站两栋站房(办公栋和宿舍栋)从浇灌水泥基础到内装修有几十道工序,仅墙板就有500多块,螺钉1.5万余个。面对施工条件差、工期时间短、生活困难等难关,队员们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使长城站主体工程提前完成,创造了为人们所称赞的"南极速度"。

  当地时间1985年2月20日10时整(北京时间22时),长城站落成典礼在鞭炮声和欢呼声中举行。

  当时建成的长城站由房屋、发电机组、通信电台、气象站、仓库、机械车辆场和油库等11个部分组成。两栋主体建筑为钢框架高架式房屋,面积为350平方米;站内有较完备的供电、供暖和通信设施。这些都为首批队员实现"当年建站当年越冬"的壮举提供了重要支撑。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9日 04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