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财经频道: 浙江智造: 从稀缺“盆景”到普遍“风景”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浙江智造: 从稀缺"盆景"到普遍"风景"
Jan 17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年产值8000万元",刚刚过完元旦,普佑机电科技董事长办公桌就摆上了2018年的报表。对于一个县城中等规模的轴承生产厂商,这样的数据已经相当不错。要知道,2017年,其产值不到5300万元,2016年仅3200万元。

普佑的产值缘何保持逐年高速增长?记者采访后发现,产值倍增,是浙江新昌当地正在试点推广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改造带来的结果。普佑机电科技只需要投入数万元(扣除政府和供应商补贴),便可以让传统制造设备得到数字化升级,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节约人才成本等。

"推进智能制造改造亦有法,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事倍功半。"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认为,浙江紧盯产品智能化、制造方式智能化两个方面,围绕"产品转型、制造方式转型、企业转型"三个目标入手,"实践证明,浙江的推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为破解世界性难题提供经验

自去年5月以来,浙江森春机械总经理王洪超就欣喜地发现:车间开问题分析会时,失责的员工会主动检查失误,自觉承担责任了。而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变化源于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指导组介入指导后,公司与浙江陀曼智造联合开展的智能化生产与管理的技术改造。通过安装"陀曼e微智造系统",实现所有设备物联,系统可直接读取设备运作与生产数据,还可以直接计量员工工作业绩。

更令王洪超兴奋的是企业效益的提升。在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之前,车间设备综合利用率最低只有38%。改造后,设备综合利用率升到75%,用工成本下降70%、耗材成本下降32%……

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综合效益上——2016年公司产值3.21亿元,2017年3.75亿元,2018年则达到4.18亿元。

和森春机械一样,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系统改造的轴承企业,在新昌还有一百多家。

去年以来,在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的推动下,新昌作为浙江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县,初步形成以"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为特色内涵的智能制造"新昌模式"。

对于"新昌模式"的成功,毛光烈有着深刻的理解:企业智能制造技改总包模式,破解了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进行信息化改造难题;依托本地"陀曼智造"来承包技改工程,破解了中小企业不知选择哪家信息工程公司好的难题;小规模免费体验的方法,破解了智能制造技改工程决策拍板难问题;陀曼微智造系统的迭代升级,破解了做"盆景"易、做成满山遍野"风景"难的问题;轴承数据大脑与在线服务平台的建设投运,破解了"后续服务难"问题;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良好的政府服务、智能制造专家的指导,破解了推进智能制造各方合力形成难的难题。

"新昌模式的成功,最大的意义在于破解了在中小企业中推广智能制造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浙江经验和样板。"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卢耀辉说道。

新昌模式在全省复制和推广

"新昌模式"只是浙江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目前,该模式正在向浙江更多县域、更多行业进行复制和推广。

目前,浙江已在18个县市推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试点,并从一两个行业入手,找准对每个县(市、区)影响较大的块状制造经济行业,然后选出一至几家企业进行试点,集中推广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新昌模式",加快县(市、区)块状特色经济行业的智能制造普及。

现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欣然接受了这种模式的智能化改造,因为改造成本低,带来的效益却显而易见。

"数字化智能改造,需要政府、智库和企业共同推动,政府要发挥专家服务组的智库引领作用,对具有潜力的工业信息工程企业(总包商)进行培育培养,而当总包商在某个行业探索出成功经验后,政府要及时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动员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进来,让好的模式得以复制、推广。"卢耀辉还介绍,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每年组织多场培训,为各县(市、区)政府、企业与信息工程服务公司提供智力服务。另外,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还协助杭州滨江区建设智造供给小镇,着力培育更多总包商,从而助力制造企业实现、产品转型、生产方式转型与企业转型。

智库引领中小企业智改不断升级

一项统计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97.4%,但到2017年底企业的机联网率只有39%,中小企业的比例更低,离企业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要求,尚存巨大差距。

"所谓'世界性难题',并不是技术上的难题,主要是很难探索出一种中小企业都接受的普适模式。"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胡旭东认为,既要投入可控,又要让企业有切实的获得感,这样的模式,企业才会欣然接受,也才能快速复制推广。

胡旭东另一个身份是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新昌专家指导组组长。他与来自各大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信息科技公司其他120位专家们一样,为浙江重点县(市、区)企业、"双创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

数据统计,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立至今,专家服务已超过3000人次。

"我基本上每周有两天留在新昌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毛(光烈)主任他们投入的精力更多,光新昌一年要深入调研八九次。"胡旭东说,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的领导,很多是兼职不兼薪,内心里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制造有种情怀,希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毛光烈说,目前浙江推行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模式,还处在探索和总结经验过程中,下一步要继续发挥专家的智库引领和工业信息工程公司的作用,逐个行业抓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工程技改,同时通过不断的迭代升级,持续推广"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等模式,不断优化智能制造区域发展生态,推进浙江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记者 江 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