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

国际频道: 遵循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去旅行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遵循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去旅行
Dec 11th 2018, 00:00, by 吴 普

  旅游活动如何能降低对生态的影响或破坏?如何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做到对旅游目的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国际上,特别是在保护区,旅游开发、旅游行为都普遍遵守"最小的生态影响"这一原则,其核心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平等。

  新西兰南岛达尼丁附近的黄眼企鹅保护区,是全球仅存的黄眼企鹅生活区域,也是新西兰最为火爆的游览项目之一。保护区内旅游活动需要由获得专门生态或环境认证的导游陪同。为了保护黄眼企鹅,游客要近距离接触它们,必须进入像战壕一样隐蔽但相互连通的观察站。同时,保护区不断监测游客对企鹅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游客的接待数量。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严苛"的保护措施,黄眼企鹅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呈现大幅增长。在美国,阿拉斯加的迪纳利国家公园是该国仅次于黄石公园的第二大国家公园。徒步旅行者要想在园区内规定区域露宿,必须通过有关熊的安全最小负面影响的考试。考试内容门类很多,涉及安全和环境教育方方面面,只有全部回答正确,旅行者才会获准进入。

  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对旅游者开放的同时,必须将对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旅行时遵循人与自然平等价值观,不仅仅是旅游者的责任和义务,还需要政府、经营者和旅游者多方努力,共同践行。

  政府要加强立法,明确旅游开发的边界,同时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合理确定游客承载量,并加强对旅游活动造成影响的监测。旅游经营者则要在开发和管理中体现保护的理念,其产品开发设计、建筑模式等都遵循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经营主体的保护态度对游客有极大的引导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环境教育。对游客来说,应倡导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将自己视为自然一分子,而不是凌驾于自然和生态之上的存在。遵循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去旅行,见到鸟虫鱼兽尽量不去打扰,不攀登和折摘花木,"远观而不亵玩"。通过摄影、写生、徒步等低碳活动,用心去观察、去体悟生态之美。

  带着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上路,降低的是碳排放,却增加了旅游体验的内涵。旅游之于人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净化心灵的精神作用,远胜于来自物质的满足,这恰恰是旅游最本真也最深远的意义。

  (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1日 23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